《长安三万里》后劲太足了!
上映两周居然还可以和 刚上映的封神 “打”的有来有回。
(资料图)
《长安三万里》票房大卖,如今可以确定的是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的下一部动画电影将会聚焦“宋词”。
第一时间读完追光动画官方出品的《长安三万里艺术设定集》发现了一些值得和大家分享的电影彩蛋!
1.高适对李白的真实情感
“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一个潇洒不羁的人,他身在这世间,却又仿佛在这世间之外。”这是高适对李白的第一印象。
在艺术设定集第一章“初遇长安”中,搭配着电影设定图 以高适的视角再次向我们讲述了他和李白爱恨情仇的一生。
江夏的芦苇荡是李白和高适初次相逢的地方。主创团队表示之所以把两人邂逅的地点放在这里 是因为20出头的两人正是青春飞扬的时候,芦苇荡的美景刚好可以衬托出二人斗志高昂的心境,尽显飘逸美感。
让人惊讶的是单单这片芦苇荡就设置了白日 黄昏 夜晚三种场景氛围:高适和李白从因误会结缘,到黄昏时分二人仿佛在天地间纵马奔驰,再到乘着夜色我教你高家枪法,你教我相扑之术,不同场景对应了两人的心境变化!
分道扬州后转眼三年,那年春天李白突然拜访。李白告诉高适自己要结婚了,而且是入赘安陆许氏。
高适的态度当然是坚决反对,于是才有了高适李白同行春游 前往孟浩然家,向老前辈请教。
或许是因为李白的两次爽约拉远了两人的关系。李白和高适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全片最高潮《将进酒》之后,一场久违的相扑,望着远远离去的高适,李白吟诵了《侠客行》。对着高适的背影高喊:“这首诗,我二十年前就是照着你的模样写的!”
从这感人的一幕不难看出 其实李白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经在羡慕高适了,可是高适直到这个时候才明白李白对自己的真实情谊,自己如此潦草的生活居然成了照亮别人的明灯。
后来因为公务,高适在渡口远远的看到李白,了解到了李白的新恋情和婚姻后 倍感欣慰。
2.李白是不是真的忘记了和高适的两次约定?
在艺术设定集第二章“气象万千”中,我们看到了大量官方角色和场景设定图。设定集中描述高适是木讷严肃的,有时自卑却又能奋发向上。李白则是放浪不羁 天生乐观 充满自信。
“你是我唯一最好的朋友,但我只是你众多朋友中的一个,你一句话就能召唤我跨越千山万水来见你,但你出口便把约定抛诸脑后。”
很多人好奇,李白是不是真的忘记了和高适的约定,而且是两次。
在我看来,李白能记住高适的每一首诗,怎么可能会真的忘了约定。
第一次是在扬州,高适赴一年之约,刚见面李白居然就拉着他去抢夺舞姬,在高适眼中李白这一年来整天醉生梦死自甘堕落,他懂李白的才华,却看不得他的堕落,所以才会在瘦西湖桥上大声劝他重振精神建功报国。
但是同行的裴十二却用行动告诉我们 为什么李白会“忘记”和高适的一年之约:
和高适的名门之后不同,裴十二是女子空有才华无处施展,而李白是商人之后,作为唐朝社会的下等人 永远不可以参加科举,或许对他来说 既然报国无门还不如醉生梦死。李白越是饮酒作乐 越是郁郁不得志,或许此时的李白内心深处觉得自己配不上高适这个朋友吧!
第二次是李白终于在43岁那年 因为玉真公主的赏识 被召进宫供奉翰林。一份书信让高适再次来到长安。但是在长安曲江酒肆被一众诗坛明星们围绕的李白 好像又忘了他和高适的约定。
其实他们想要相互提携却有太多不得已,或许在李白刚到长安,给高适写信的时候以为自己飞黄腾达终于可以建功报国了,但是高适千山万水来到长安的日子里,李白看清了现实,自己作为商人之后 作为赘婿永远低人一等,走上仕途的他只能去巴结权贵,但是这真的是他梦想中的建功报国吗?
所以就有了高适回到梁园后 短短一年,李白因为官场失意,决定接受道第,正式成为一名道教修行人!
3.《将进酒》天上和李白碰杯的居然是曹植!
《将进酒》的片段毫无疑问是《长安三万里》整部电影的最高潮!
此时的李白和高适都面临着各自的人生阻力,李白率众诗人一醉方休后,在迷醉而痴狂的状态下,创作出了《将进酒》这首千古名篇!
在艺术设定集第三章“诗情画意”中,着重讲述了电影的风格化和诗意境。关于将进酒的部分 除了精美的设定图,还有主创们对这一段三分多钟的镜头的创作心路历程。
让人惊讶的是这个镜头团队居然打磨了一年之久。
李白拿酒一挥,就进入了幻想境界,仙鹤从水中飞出,诗人们趁着仙鹤逆流而上,黄河之水天上来!原来古人认为黄河水来自昆仑雪山,于是就有了浮空岛雪山的环境;接着是银河,仿佛从天而降的瀑布就是由银河幻化而成,这也强调了诗句中天上来的概念;之后诗人们来到的是银河,而且我们还能看到不少来自《山海经》中的鲲,玄龟等水中神兽,最后来到琼楼玉宇 仙界宫殿,在这里和李白碰杯的居然是曹植!
原来在《将进酒》“陈王昔日宴平乐”中的陈王就是曹植,因为曹植写过《酒赋》,所以在电影中的“饮者”就选了曹植。
4.玉真公主和李白 王维不得不说的故事
官方设定集中描述玉真公主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妹妹,骄纵又美丽,有一双识人的慧眼,最喜爱的是才子王维。
其实佛系美男王维在岐王府晚宴上,以一曲《郁轮袍》打动玉真公主之前就因为参加应试落榜,于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 才频繁出入岐王府。
在电影中我们也看到了玉真公主相中王维后,让侍女为王维换上华丽的衣服,与她近距离交流。多番深入交流后,王维果然在第二年顺理成章的进士及第,任太乐丞 专门负责音乐和舞蹈。之后王维和玉真公主也有了更多交集。
至于李白的出现要比王维晚,他和玉真公主因为修道有了共同话题,李白甚至为玉真公主写了一首《玉真仙人词》,全诗运用比喻手法盛赞玉真公主仙风道骨,甚至将玉真公主描绘的如同九天玄女一般!于是就有了之后李白的入仕。
从李白,王维与玉真公主的交往,我们不难看出,他们或许在人生的某个阶段,都是玉真公主最喜爱的人。换言之,李白和王维就是情敌关系!所有我们在电影中才会看到 王维见到李白在长安曲江酒肆开派对匆忙离场。
虽然玉真公主在电影中也就登场了几个镜头,但是在艺术设定集第四章“笔墨纵横”讲述的幕后故事中,我们看到玉真公主早期居然就有好几版形象设计,这些设计有的参考唐俑,有的参考仕女图,有肥有瘦风格各异,最终才有了电影中向我们呈现出来的这版“复活的唐俑”!
5.李白之死
一边翻看长安三万里艺术设定集,一边感慨《长安三万里》的丰富细节,和剧情编排的巧妙。设定集最后一部分,也就是第五章“念念不忘”的大尺寸印刷的剧照。
“两岸猿声啼不住,轻舟已过万重山。”
是李白在电影中最后登场的镜头。关于李白的死其实在历史上是有争议的,电影很巧妙的将镜头落在李白情绪激昂的吟诵《早发白帝城》,最后把唯一的船桨直接扔了,这也很符合李白的性格。
而在片尾字幕上写的是那年冬天李白去世,没有确切年份,很严谨。
最后,期待早日看到《长安三万里》的续作:“宋词三万里”!